古代哲学经典解读当代环境难题

彭马田
15.11.2013
马丁·帕尔默(彭马田)指出,道家和儒家正在悄然引领具有中国特色的地球保护活动的复兴。
图为江苏省镇江句容市茅山道院。图片来源:ARC/Victoria Finlay
今年9月,一个非同寻常的环境组织在中国最古老也最著名的文化胜地之一——嵩阳书院成立。这座书院建于公元11世纪,是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嵩阳书院所在地最初是一座佛寺,到7世纪初变成道观,1035年成为儒家的嵩阳书院。
但是,所...
彭马田
15.11.2013
马丁·帕尔默(彭马田)指出,道家和儒家正在悄然引领具有中国特色的地球保护活动的复兴。
图为江苏省镇江句容市茅山道院。图片来源:ARC/Victoria Finlay
今年9月,一个非同寻常的环境组织在中国最古老也最著名的文化胜地之一——嵩阳书院成立。这座书院建于公元11世纪,是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嵩阳书院所在地最初是一座佛寺,到7世纪初变成道观,1035年成为儒家的嵩阳书院。
但是,所...
21.11.2013
在华沙举行COP19大会期间,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接受中外对话专访,认为一切都不应该成为阻碍减排、重构经济和政策体系的理由。
姜克隽表示,以煤炭为基础的高排放道路已经到头了。图片来源:二泉映月
中外对话:中国代表团出现在COP19谈判会场上的时候,大范围的雾霾依然在国内蔓延。这将怎样影响中国的减排进程?
姜克隽:治理雾霾对于强化中国减排政策来说,将是很大...
林 娜
21.11.2013
国家将开放“单独二胎”政策,但雾霾天气控为之蒙上一层阴影,有医生们认为,雾霾对育龄人群生殖能力日益下降负有责任。
中国育龄人群生殖能力呈下降趋势。图片来源:John Roberts
上海和济南的精子库里三分之二的“捐精”不符合联合国卫生组织的最低精子浓度标准,专家怀疑猜测空气污染或许和“捐精”质量不佳有关。
这份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
戴维森 尼科拉
19.11.2013
雪龙号破冰船启航,专家对中国争夺南极资源的野心表示担忧
图片来源:Greenpeace/Timothy A. Baker
庞大的中国红色雪龙号破冰船本周四开始了155天的南极之旅。本次雪龙号执行的是中国第30次南极考察任务,而船上256名船员中很多都是前往南极寻找陨石的科研工作者。雪龙号还搭载了用于建立中国第四座南极科考站的建筑材料。这座名为“泰山”的科考站将建在南极东部澳大利亚声称拥有主权的区域...
林娜
14.11.2013
应对气候变化,仅在减缓其变化上做努力是不够的,还要学会适应它。
“虽然气候变化在领导层中获得不少关注,但在大众当中还不是当务之急,大众的气候变化意识也不强。” 图片来源:绿色和平
近日,亚洲开发银行发布了最新的《东亚区域气候变化经济分析》报告,讨论了气候变化的减缓和适应策略。亚洲开发银行区域知识共享中心主任、报告作者薄洋在接受中外对话采访时表示,中国虽已为减缓气候变化做...
王妍
20.11.2013
领土争端无疑是笼罩在中印跨境河流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合作谈判上的阴影,若中国采取更为积极的做法或将有助于突破僵局。
中印两国皆计划在争端不休的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进行多项大坝建设工程。图片来源:rajkumar1220
继中国总理李克强今年5月访问印度明确表示,中印双方将不再回避分歧,把包括边界问题、跨境河流等所有相互关切的问题都摆在桌面上来谈,近日,两国在跨境河流合作...
安娜∙瓦梅罗
20.11.2013
北太平洋鱼类体内贡含量不断上升,中国和印度的燃煤电厂被指要为此负责。
“要想有效降低公海鱼类体内的汞含量就必须减少全球汞排放。” 图片来源:Greenpeace/Alex Hofford
有科研人员近期对北太平洋鱼类体内汞含量不断上升的原因进行了研究。据其中一位作者称,亚洲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燃煤电厂有可能要对此负责。
他还警告说,随着中、印等国对燃煤能源(汞污染的主要来源)依赖性的增...
克里斯宾·麦斯罗格
19.11.2013
随着干旱、洪涝灾害日趋频繁,太平洋岛国面临全体移民的威胁,他们呼吁世界主要碳排放国迅速采取减排行动。
气候变化若无法减缓,菲律宾等国则急需各方帮助以适应气候变化。图片来源:Nove foto da Firenze
上个月,13个太平洋岛国的领导人在马绍尔群岛会晤,呼吁经济大国减少碳排放,以免他们成为世界首批气候难民。会议得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的支持。会议举办地马绍尔群岛...
孟斯
13.11.2013
更多内容,请见:https://www.chinadialogue.net
云南小河村的“非移民”们十多年前因为水电站建设而被占用了土地,至今仍在等待赔偿。
小河村民因没有移民的身份而少被关注,但水电建设仍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图片来源:International Rivers
谈起水电站建设对当地人有何影响,人们常常关注土地和房屋被水淹没的移民,尤其关注他们是否得到合适的经济补偿。但有一类人群,他们其实并不在...希尔顿 伊莎贝尔
11.11.2013
更多内容,请见:https://www.chinadialogue.net
面对2025 年预计增加的2.5亿城镇人口,中国在下一个十年要建造什么样的城市,才能容纳这些新城市人呢?
图片来源:Carrie Kellenberger
在经历了近二十年的高速城镇化之后,中国城镇的正式和非正式居民总数一举超越了农村人口数量。过去三十年中,超过4亿人迁入城市,2011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首次超过50%。如今超过52%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赵晓
07.11.2013
更多内容,请见:https://www.chinadialogue.net
土地制度改革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383”改革方案中的重点领域之一,对未来影响深远。在现有制度问题未解之下,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晓认为,循序渐进才是上策。
如果农村土地匆促上市流转,农民可能得不偿失。图片来源:J Yuek Hahn
土地制度改革与户籍制度改革一起,被认为是新型城镇化之路不可或缺的配套改革,更被认为是新一届政府经济...
08.11.2013
更多内容,请见:https://www.chinadialogue.net
新气候变化协议前景犹未明朗,怀疑论者已唱衰联合国多边谈判体系
许多人仍认为京都议定书对气候变化治理缺乏雄心。图片来源:Greenpeace
伦敦—接下来的两周里,来自190多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将会齐聚华沙,试图就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达成一个新的全球协议。对于这次会议,人们不求能够取得多大进展,唯愿不会出现最坏的结果。
联合国多边...
李莉娜
琳德 葛丽斯哈伯
04.11.2013
更多内容,请见:https://www.chinadialogue.net
中德两国皆必须挹注更多的资金来改善建筑能源效率。
中德两国建筑领域的能源消耗均占到各自国家整体能耗的三分之一左右。图片来源:Rolf Disch SolarArchitecture
中德两国均制定了宏伟的环境治理目标:中国计划到2020年将碳排放强度相对于2005年减少40%-45%。而德国则设定了温室气体减排的分段目标: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
徐楠
01.11.2013
更多内容,请见:https://www.chinadialogue.net
中国政府终于发布了“大气十条”。 但中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对中外对话表示:发展依然被作为第一要务。
图片来源:Greenpeace
中外对话:您如何评价“大气十条”作为一个全国性专项政策的力度?
李俊峰:不能说没有力度,但是还需要增加力度。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对严重性的认识不够。根据国家环保部公...
宣学金
29.10.2013
更多内容,请见:https://www.chinadialogue.net
一份“中国水砷污染风险地图”带了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砷污染危及1985万人。何为砷?它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影响?宣学金带我们寻找答案。
(图片来源:Greenpeace)
20多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孟克哈日根嘎查47岁的村民吴智强就带着这样的一身“怪病”,跑遍了当地和北京的十几家医院。他手掌上长着密密麻麻、大小不等像老茧一样的肉刺。...
杰克 斯佩克
29.10.2013
杰夫·斯佩克认为,重视可步行性的城市更有可能避免城区衰败。
汽车是美国城市的血脉。即便是在最适合步行 、公共交通最发达的美国城市,汽车也无处不在,给街道带来活力。不过可悲的是,我们放任汽车肆意扭曲我们的城市和我们的生活。如今的汽车早已不是当初那个为大多数美国人拓展生命可能性和选择的福音;它对空间、速度和时间的要求与日俱增,围绕它...
杜安卓
30.10.2013
更多内容,请见:https://www.chinadialogue.net
青海农牧民城市安置的目的之一就是改善环境、保护当地文化。然而,事情往往事与愿违。
在中国西部发生的变化,正全面性地改变当地的人文景观。图片来源:marc bono)
从同仁县城边的一座塔顶上望去,就可以看到下面山谷里不断增多的高层住宅,虽然建于低谷,却远比塔顶还高。同仁县位于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处偏远。早在明代,为了抵御游牧民族的入侵...
25.10.2013
更多内容,请见:https://www.chinadialogue.net
飓风桑迪等极端天气表明,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对纽约等城市来说至关重要。
图片来源:Michael Nagle / Greenpeace
可持续的低碳城市并不能满足未来的发展需求。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强调,未来洪水、风暴潮和热浪恐会日趋频繁且愈加剧烈,对城市及其居民、基础设施等财产构成巨...
谭晓梅
24.10.2013
更多内容,请见:https://www.chinadialogue.net
要解决城市盲目扩张及规划问题,中国必须建立良好的财政体系,避免地方政府将耕地买给开放商用于单一的用途。
将土地出让金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不仅会给中国稀缺的耕地造成巨大压力,还会导致城市的计划外扩张。图片来源:Nigel Jones
尽管中国很多城市的人口密度已排在世界前列,但新兴城市面积仍在飞速增长。城市扩张是个严峻的问题,其背后的原...
乔纳森 梅茨格
艾米 雷德 奥尔森
23.10.2013更多内容,请见:https://www.chinadialogue.net
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是欧洲公认的绿都之最。然而,这一称号却掩盖了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斯德哥尔摩及其它所有城市所面临的各种挑战。
斯德哥尔摩不是可持续发展的乌托邦,但它所取得的一些成绩毋容置疑。图片来源:Stockholm Stad 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在城市可持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