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面临比美国更严峻的饮食健康危机

08.04.2014
汤姆 莱维特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协调员巴里·波普金表示,中国人饮食中肉类、糖分和油脂所占比例的增加正在引发一场愈演愈烈的健康、环境和经济危机,而政府仍未能直面这一现实。
中国人的饮食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有三四个主要的变化。第一,中国人食物消费越来越多地来自零售商,如便利店、中型超市或大型商场。而随之而来的趋势就是加工食品和预包装食品消费量的增长。第二,动物蛋白食品消费大幅...
08.04.2014
汤姆 莱维特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协调员巴里·波普金表示,中国人饮食中肉类、糖分和油脂所占比例的增加正在引发一场愈演愈烈的健康、环境和经济危机,而政府仍未能直面这一现实。
中国人的饮食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有三四个主要的变化。第一,中国人食物消费越来越多地来自零售商,如便利店、中型超市或大型商场。而随之而来的趋势就是加工食品和预包装食品消费量的增长。第二,动物蛋白食品消费大幅...
03.04.2014
2014年第五届“最佳环境报道奖”,作品征集时间延长到4月10日,欢迎大家自荐或推荐作品参加评选!
“最佳环境报道奖”评选由中外对话和英国卫报The Guardian联合发起,旨在提倡客观、公正、深入的环境报道,提高环境报道水平,奖励优秀环境记者,促进中国环保事业。
今年将是“最佳环境报道”第五届活动,由中外对话与网易(www.163.com)合作举办。此前的四届评选共奖励了59个环境记者个人及报道团队。我们...
03.04.2014
马天杰
马天杰认为,PX建厂与抗议在中国已成为一成不变的“样板戏”,政府在其中扮演了错误的角色。
3月30日,广东茂名部分市民抗议当地建设PX项目,与官方发生街头冲突。近几年来,中国各地已因PX项目发生多起公众较大规模抗议。
31.03.2014
徐楠
刘静杨
适应气候变化以及保护脆弱人群是中国当前气候政策的优先项,研究员许吟隆表示。
2013年底,中国发布了首部《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该战略文件的主要起草人之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适应气候变化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许吟隆,接受中外对话专访,解读了这份战略。
中外对话:对于适应气候变化,以往人们的认识中是否存在一些误区?
许:长期以来,全球都是重减缓(指致...
2014年第五届“最佳环境报道奖”,作品征集时间延长到4月10日,欢迎大家自荐或推荐作品参加评选!
“最佳环境报道奖”评选由中外对话和英国卫报The Guardian联合发起,旨在提倡客观、公正、深入的环境报道,提高环境报道水平,奖励优秀环境记者,促进中国环保事业。
今年将是“最佳环境报道”第五届活动,此前的四届评选共奖励了59个环境记者个人及报道团队。其中,第四届活动与中国著名的公益环保奖“SEE·...
26.03.2014
王悦
中国政府每年在节能减排领域投入上千亿元。然而,政府资金对社会投资的杠杆撬动效应正逐渐减弱。
2011年,政府节能减排投入的每一元钱,引起2.3元社会投资。这一比例比十一五规划期下降近50%。那时,每一元政府投入可带动4.23元社会资金。
“我国现行的以政府资金带动社会投资为主的模式难以有效地带动社会投资,当前需要积极探索以市场机制为主的能效投融资机制。”清华大学3月22日发布的一份报告说。...
研究发现中国等国家登革热发病率上升与城市扩张和气候变暖、降水增多有关。
3月发表在《科学》上的一篇论文指出,气温升高使疟疾向非洲和南美洲的高海拔地区蔓延,自此关于疟疾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而一位知名的公共卫生专家说,登革热跟疟疾一样也是由蚊子传播的,却不那么受关注,然而随着气候变暖,登革热对中国构成的威胁会更大。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原定于3...
24.03.2014
张春
水资源短缺阻碍能源开发,能源开采加剧水资源短缺。世界正面临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过程中水资源和能源的双重危机。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3月21日发布报告(《联合国世界水发展报告2014》)称,“世界范围内约20%的地下水蓄水层都已经被过度开发”。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范围内淡水消耗量按每年1%的比例在增长。
报告预测,由于制造业、热电行业、农业和生活用水需求的增长,到2050年,世界范围内...
24.03.2014
乔伊迪普 格普塔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一份气候变化报告外泄。该报告称,全球变暖恐加剧中国在水资源、洪水灾害、食品安全、医疗健康、产业发展及生态系统等多方面的危机。
亚洲面临的水危机正不断加剧,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报告指出。
IPCC第二工作组报告将在3月31日发布,报告摘要指出,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用水需求增长。落后的管理和气候变化使问题加剧,最终导致亚洲大片区...
19.03.2014
李雁
西部地区煤制气,可以对控制中国东部发达地区的雾霾有作用,但将加剧西部地区的环境恶化。环保部在“两会”鼓励这一“拆西墙补东墙”的做法。李雁对此提出批评。
上周末在全国两会的发布会上,环保部新闻发言人、副部长吴晓青说,要治理东部民怨沸腾的雾霾,得从削减京津冀等地的燃煤开始,需要向京津冀提供更多的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随后他令人难以置信地说:“在中国的中西部,是我们国家富煤的地区...
19.03.2014
王悦
一个由各国政要组成的国际组织说,公海鱼类数量下降是中国不得不面对的一大健康问题。
该组织数据显示,中国2009年一共吃掉四千万吨海鱼,其消费量约占世界总量三分之一。随着公海鱼类减少,数以百万将吃鱼作为首要蛋白质来源的人将面临“严重”的健康问题,这个名为全球海洋委员会的组织在3月16日的香港记者会上说。
组织主席、南非政府部长之一的特雷弗•曼纽尔认为,公海鱼类逐渐匮乏在中国有可能演...
观察中国2013年的环保预算执行情况,对污染宣战的前景恐难乐观。
尽管环境问题在中国高层的讲话中日益频繁地被提及,但去年中国在环境上的中央财政开支却比往年有所减少:2013年度的预算执行报告显示,政府在节能环保方面的财政开支同比下降9.7%。
据财政部长楼继伟在今年的两会上发布的《关于201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13年节能环保支出的预算...
17.03.2014
希尔顿 伊莎贝尔
阿富汗的邻国担心,恢复和平后的阿富汗将着手开发水能和矿产资源,使因战乱而长年被忽视的环境问题雪上加霜。
阿富汗国家环保总局局长穆斯塔法·查希尔接受伊莎贝尔·希尔顿采访时表示,过去阿富汗持续的战乱让人忽视了环境危机。
2002年,在外流放多年的穆斯塔法·查希尔回到战火连绵的阿富汗。穆斯塔法·扎伊尔是阿富汗末代国王的孙子,现担任国家环保总局局长,是努力解决阿富汗环境问题...
17.03.2014
张春
中国因为送礼等原因消费大量的非法象牙制品,导致更多大象被猎杀,直接威胁大象种群的存亡。政协委员提案禁止公务员消费、收藏象牙制品。
政协常委袁熙坤在两会中递交提案,要求全面禁止党政机关和公职人员消费和收受象牙等濒危野生动植物制品。
提案说,随着可支配财富的增加,中国公民将象牙、虎骨、犀牛角等作为收藏、礼品以及增值产品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而经过野生救援组织(WildAid)对象牙消...
17.03.2014
王悦
中国的GDP崇拜带来环境灾难。有专家告诉中外对话,现在是时候取消全国GDP增速目标。其他人则认为,或许政府可以改进制定目标的机制。
今年的两会或许让大家惊讶了一把。中国政府首次公开表明在追求GDP增速上持灵活态度。2014年的经济目标用了“左右”的提法。“今年经济增长如果是7.3%或7.2%,也可算7.5%左右。”财政部长楼继伟三月六日解释说。
多位专家告诉中外对话,政府能接受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