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以助力非洲能源绿色化
03.09.2018 白•莉莉
中国如何将其在非洲的能源投资与其气候南南合作的愿景进行调和?
图片来源:GCIS 在过去的一年里,埃及签署了建造全球最大燃煤电站的合同,并着手修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电站——二者都得到了中国的银行和承建商的帮助。 这些大型项目突显出中国优先发展清洁能源项目的南南气候合作愿景与其对非实际投资之间的鸿沟。中国对非投资仍包括一些环境风险较高的煤电和水电项目。 ...
03.09.2018 白•莉莉
中国如何将其在非洲的能源投资与其气候南南合作的愿景进行调和?
图片来源:GCIS 在过去的一年里,埃及签署了建造全球最大燃煤电站的合同,并着手修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电站——二者都得到了中国的银行和承建商的帮助。 这些大型项目突显出中国优先发展清洁能源项目的南南气候合作愿景与其对非实际投资之间的鸿沟。中国对非投资仍包括一些环境风险较高的煤电和水电项目。 ...
2018-09-04 张春
专家指出,要在漂泊四海的中国远洋渔船上建立规范和秩序,需要更深层的体制改革。
美国海岸警卫队和与中国海警共同登临一艘在北太平洋涉嫌违法捕捞的中国渔船,发现被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禁止在公海使用的网眼极小的流网。这艘名为RunDa的渔船,在日本北海道东边的公海上被扣留。(来源:美国海岸警卫队US Coast Guard) 一艘装有濒危鲨鱼的违法中国远洋渔船在别国海洋保护区被抓,回国后会...
30.08.2018 弗雷德•皮尔斯
森林推动着规模庞大的水循环,毁林会造成严重的气候和社会后果,弗雷德•皮尔斯写道。
图片来源:Kemal Jufri / Greenpeace 森林中的每棵树都是一个源泉,通过它的根系从土地中吸取水分,再通过树叶的气孔将水分蒸发到大气中。数十亿株树木蒸腾的水汽就像是在空气中形成了条条大河,这些“河流”汇成云朵,可以在千里之外形成降雨。 但随着我们不断砍掉地球上的树木,这...
23.08.2018 谭•科普塞
对水资源的争夺将对美国西部经济前景构成重大影响,谭·科普塞写道。
图片来源:Jeff Head 7月末燃起的“门多西诺复合大火”是加州历史上最大的一场野火,过火面积30万英亩,其中大多数是林地。加州面临的问题是如此规模的大火并非个例。 加州20起最大的野火中有15起是本世纪发生的。并且,该州记录上最具破坏性的大火中有6起发生在过去十个月内。 气候变化使火情更加...
28.08.2018 冯灏
本年度的世界水周开幕之际,中外对话带你认识重力卫星GRACE以及它对全球水资源监测和评估的贡献
全世界的科学家们利用GRACE观测到的数据完整而精确地监测流域水储量的巨大变化。图片来源:NASA/JPL-Caltech 一年一度的“世界水周”将于8月26日至31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今年的主题为“水,生态系统和人类发展。” 理解水资源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离不开科技手段的支...
29.08.2018 赫蒂•奥布莱恩
由于私有化未能奏效,很多城市正在重新考虑实行水务市政化,赫蒂·奥布莱恩写道。
图片来源:Thames Water 水似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0%,在江河中奔流,从天空中落下。但气候变化让世界水资源供给变得不再可靠。随着水资源短缺日益严重,全球各地正在掀起一场要求终止法人所有权、挑战水资源私有化的地方运动。 安全的淡水资源仅占世界水资源总量...
24.08.2018 夏•洛婷
洋垃圾禁令事实上大幅拉动了原生材料的需求,其环境影响或许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
2018年5月,汕头海关查获的超过20万走私进入中国的违禁固体垃圾。图片来源:Yuan Guohong/Xinhua/Alamy 今年年初中国限制进口国外垃圾之后,其原材料供应面临着数百万吨的缺口。 然而,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周边周家非但没有被中国海岸警卫队拒绝的垃圾淹没,反而得益于越来越多价格低廉的可...
23.08.2018 武毅秀
现象级的33天连续高温带来了气候变化讨论的高潮,而武毅秀关心的是气候传播下一个阶段的样子。
图片来源:Hsing Wei “北极冻土融化,封存的巨型病毒或将复苏”,“或许在我们有生之年,再也看不到北极熊了” ,“44.4度!乾隆爷遭遇史上最高温”(编辑注:两部清宫主题网剧正在中国热播)……这个夏天,围绕着高温现象产生的热帖、甚至“段子”出现了井喷。 于是,我们这些气候...
22.08.2018 冯灏
因有工厂生产违禁的臭氧层破坏物质,国际社会正关注中国是否能够履行其国际环境承诺。
一家生产CFC-11的企业厂房内堆满了装有CFC-11的铁罐。图片来源:EIA 8月5日,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曾嵘罕见地致信英国《卫报》,解释中国政府为保护臭氧层所做的努力。 此前数月,中国正因一氟三氯甲烷(CFC-11)的排放量持续上升的情况而承受国际压力。如果状况得不到改善,人类数十年的臭氧层...
2018-08-17 冯灏
IPCC即将推出聚焦于海洋和冰川状况的特别报告,滨海弱势人群将受到关注,冯灏写道。
从空中鸟瞰南极洲的威德尔海。图片来源:Daniel Beltrá / Greenpeace 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会让海洋生态崩盘吗?青藏高原每年有多少冰川融化?成百上千份关于气候变化对海洋和冰川影响的科学研究将浓缩成为一份重量级的报告,来到世界各国政府官员的办公桌上。 7月23日-28日,应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
14.08.2018 艾瑞尔•阿尔莫尼 恩里克·杜塞尔•彼得斯
中国与拉丁美洲的伙伴关系总体乐观,但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新书指出。
中国商人王靖得到尼加拉瓜政府授权的运河工程遭到了当地社会的反对。图片来源:MRS Movimiento Renovador Sandinista 过去十年来,中国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项目的主要投资方和建设者。由于中国储蓄率极高,国内投资放缓,中国开始着眼世界,投资于从西非到亚马逊地区的各...
2018-08-14 李依凡
濒危动物海龟面临着多重威胁,但降低中国买家的需求很可能是最有效的拯救方案。
图片来源:bphelan 警方强行进入越南海滨城市芽庄附近的一处隐蔽的仓库后,面对的是可怕的一幕:数千只经过化学处理的玳瑁海龟尸体标本堆积在他们面前。 越南警方对当地非法海龟交易网络展开的一系列突击搜查共查获约7000只玳瑁龟,总重10吨。这是有记录以来缉获非法海龟数量最多的一次,其中大部分...
16.08.2018 姚喆
反性骚扰只是起点,在中国环保组织工作的女性需要追求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反对性骚扰环保公益领域也不例外。图片来源:Mihai Surdu/Unsplash #MeToo运动近期相继在中国的学术界、公益界和媒体界爆发,用残酷的事实展示了工作场合性骚扰、性侵犯的普遍性。人们批判施暴者漠视道德准则和他人尊严,呼吁尽早建立预防和惩罚性骚扰的有效机制。 被曝光的性侵行为往往发生于掌握权力的...
13.08.2018 刘斌
补贴被砍、消纳困难、配额难产,2018年的中国光伏行业面临重重挑战,参与市场竞争已成必由之路,刘斌撰文梳理来龙去脉。
“531新政”后,光伏行业到了抉择的关口。图片来源:Greenpeace / Alex Hofford “我们有总计11MW的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已经停工。如果没有补贴,项目投资回报将延长到10年以上,投资方和业主不愿意再做分布式项目。而在有补贴的情况下,最多7年就可以收回全部投资...
09.08.2018 布莱恩•艾勒
糟糕的安全标准管理和广泛存在的安全隐忧笼罩着湄公河流域的无数大坝。
图片来源:International Rivers 7月23日,热带风暴来袭导致洪水爆发,老挝南部阿速坡省一座韩国建设的大坝因此发生溃坝。本次事故共造成8个村庄受灾,数百人失踪,超过6000人流离失所。 本次发生溃堤的是韩国建设的41万千瓦桑片-桑南内水电站项目西侧的副坝,水库蓄水奔流而出,淹没了位于下游1000米...
08.08.2018 邓肯•麦奎因
莫桑比克93%的木材出口至中国,中国企业的行动决定着该国能否实现可持续林业,邓肯·麦奎因写道。
图片来源:Mike Goldwater 莫桑比克恢宏壮丽的森林正遭受着规模同样宏大的威胁。和世界上很多森林一样,法律薄弱、腐败猖獗以及非法和过度采伐正在摧毁这一宝贵的资源。 但正如我们在环境与发展国际研究所今天发布的新报告《莫桑比克森林里的中国:生计和可持续性问题及进展...
06.08.2018 曹越
新成立的应急管理部吸纳了十三个部委的减灾专业官员,减灾事业迎来变革,曹越写道。
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图片来源:Stuart Isett/Fortune Global Forum 今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挂牌成立,这是今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国务院大规模机构改革方案的一部分。 自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后,政府为改善中国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做出了一系列努力,这次备受期待的改革是最新...
07.08.2018 凯瑟琳•厄尔利
用化学方法将废塑料变回石油正在成为具有可行性的选项, 凯瑟琳·厄尔利写道。
回收技术公司表示其设备可以将难以回收的塑料材料转化为石油。图片来源:回收技术公司 全世界每年生产塑料4亿吨,但只有10%得到了回收利用。塑料每年对世界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的经济损失至少达130亿美元(890亿元人民币)。有关塑料环境影响的数据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加,丝毫不逊于塑料垃圾增加的速...
03.08.2018 凯瑟琳•厄尔利
近年来愈演愈烈的极端天气事件显示出气候适应工作的优先级亟需提升,凯瑟琳·厄尔利写道。
图片来源:Maria Vasilieva / Greenpeace 今年夏天,美国、瑞典和英国等地林火肆虐,日本也因罕见的高温天气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许多国家刚刚了送走极度严寒的冬季,便又迎来酷热的高温。科学家指出,气候变化是极冷极热风险增加的一大因素。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季,北极的气温比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