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20年05月09日 19:06

新冠疫情或导致海底采矿谈判偏离正轨

新冠疫情或导致海底采矿谈判偏离正轨

2020-05-07

托德·伍迪

 

海底采矿相关谈判可能推迟,有矿业公司因此考虑强行通过采矿计划。

 

图片来源:Alamy

 

今年对海底采矿来说本应是一个关键之年,但此前为起草深海采矿条例所做的工作却有可能因为全球新冠疫情而前功尽弃。制定这套条例是为了让在独一无二的深海生态系统中开采贵重金属有法可依。

 

负责海底采矿事宜的联合国独立机构国际海底管理局(ISA)原本将2020年定为通过“深海采矿条例”的最...

阅读全文>>
2020年05月09日 19:02

深圳湾环评造假凸显生态红线的尴尬

深圳湾环评造假凸显生态红线的尴尬

2020-05-08

王春晖

 

中国的生态保护红线是一项世界领先的制度创新,但是立法的缺失阻碍了它的有效实施,王春晖撰文分析。

 

 

3月底,一份环评报告的抄袭,引发公众对国内环评乱象的强烈关注。但被舆论大体忽略,却同样重要的议题是:中央要求“不可突破”,期待它“夯实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础”的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的约束力,也因这起事件被再次打上问号。

 

被无视的红线

 

这份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

阅读全文>>
2020年05月07日 22:46

中国储能产业前途未卜

中国储能产业前途未卜

06.05.2020

凯文•舒恩马克斯

 

不断变化的能源政策和波动的经济形势让储能产业发展受到抑制。

 

安鑫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位于苏州的储能设备。图片来源:凯文•舒恩马克斯

 

在苏州一个占地面积很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厂旁边,坐落着一幢不起眼的两层建筑,很少有人出入。那栋建筑里放置了成排的电池。每当城市夜幕降临,人们沉沉睡去,这一排排的电池便开始存储廉价电能。第二天一早,当用电量和价格上涨时,电池便开...

阅读全文>>
2020年05月07日 22:43

2070年或将有35亿人生活在酷热地区

2070年或将有35亿人生活在酷热地区

05.05.2020

乔斯林•廷珀利

 

报告发现,在高排放情境下,全球三分之一人口将面临类似今天撒哈拉沙漠地区的平均气温。

 

图片来源:Alamy

 

一篇新论文称,未来50年间气候变化可能导致35亿人生活的环境气温高于历史上大多数人类所居住的气候区间。

 

文章表示,目前全球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年平均气温为11-15摄氏度的地区,还有一部分人口聚居在年均气温20-25摄氏度的印度季风地区。文章还称,从过去6000多年的...

阅读全文>>
2020年05月05日 21:43

健康的海洋有助抗击流行病

健康的海洋有助抗击流行病

2020-05-04

托尔斯滕·蒂勒

玛丽·克里斯蒂娜·因伯特

蒂莫西·鲍利

 

源自海洋的药物已经在新冠肺炎患者身上进行了测试。

 

印度尼西亚海域的健康珊瑚礁。图片来源:Alamy

 

新冠疫情迫使全世界对我们的经济、供应链和科学进行重新思考。在规划中广泛缺乏对生物学和生态学因素的考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们现在的艰难处境。

 

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建设一个可持续性更强、并且以生物资源为核心的、新的后危...

阅读全文>>
2020年05月02日 12:12

大型煤电项目搁置: 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产能过剩风险凸显

大型煤电项目搁置: 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产能过剩风险凸显

01.05.2020

西蒙•尼古拉斯

 

埃及的大型燃煤电站项目被搁置,“一带一路”上的中国投建煤电项目何去何从?

 

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的萨希瓦尔燃煤电站。图片来源:Alamy

 

出于对产能过剩的担忧,再加上可再生能源日益受到青睐,埃及6.6吉瓦的汉拉维恩(Hamrawein)煤电站项目被搁置。

 

汉拉维恩项目由中国上海电气、东方电气以及埃及哈桑·阿勒姆建筑公司(Hassan Allam Construction)组成的联合体共同主导...

阅读全文>>
2020年05月02日 12:09

我们能以更加生态的方式重建经济

我们能以更加生态的方式重建经济

30.04.2020

尼辛•柯卡

 

非营利组织“和谐健康”创始人介绍了基于社区的雨林恢复方法。

 

印尼婆罗洲森林恢复项目的志愿者。图片来源:James Anderson / WRI

 

全球新冠疫情已经引起人们对非法野生动物贸易的更大关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新型冠状病毒来自蝙蝠,而穿山甲可能是它的中间宿主之一。人们广泛呼吁更好地规范,或取缔野生动物贸易和消费。

 

还有人呼吁更广泛地改变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他...

阅读全文>>
2020年05月02日 12:05

生物多样性保护:从中国西部历史中寻找答案

生物多样性保护:从中国西部历史中寻找答案

29.04.2020

玳•玉

郝•瑞

基拉•哈曼

韩•爱雯

托马斯•欣克利

 

来自九寨沟的证据表明,人类可以对自然环境的“中等干扰”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四川九寨沟的树正寨。 图片来源:Alamy

 

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最热门的旅游景点之一。这里地处四川西北部人烟稀少的山区,但每年却能吸引超过500万游客。数千年来,保护区所在的地区一直是农牧民的家园,但是为了保护这里的生物多样性和风貌,...

阅读全文>>
2020年04月29日 22:38

中国政策性银行收紧拉美贷款

中国政策性银行收紧拉美贷款

28.04.2020

罗伯特•苏塔

 

随着石油换贷款协议的减少以及新的金融机构和伙伴关系的出现,中国政策性银行对拉美贷款跌至10年来最低水平。

 

近几年,中国进出口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都收紧了对拉美的贷款。图片来源:Alamy

 

据波士顿大学和智库“美洲对话”的最新研究显示,中国负责海外开发性金融的两大银行已连续第四年缩减对拉丁美洲的贷款。

 

2019年,国家开发银行(CBD)和中国进出口银行(China Exim)...

阅读全文>>
2020年04月28日 20:54

研究称人类可在2050年之前恢复海洋环境

研究称人类可在2050年之前恢复海洋环境

2020-04-27

伊丽莎白·克莱尔·阿尔伯茨

 

脆弱的海洋物种和栖息地亟待保护,海洋生态系统需要重建,气候变化问题有待缓解。

 

“隐身”在扇珊瑚中的侏儒海马,摄于印度尼西亚西巴布亚。图片来源:Alamy

 

一直以来,世界海洋的未来前景看上去都很严峻。根据一项研究,到2048年,渔业系统将面临崩溃,每年有800万吨塑料排放进海洋,给脆弱的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相当大的破坏。然而,《自然》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对海...

阅读全文>>
2020年04月27日 22:30

无价的“便便”:我们为什么要保护鲸鱼

无价的“便便”:我们为什么要保护鲸鱼

2020-04-27

杰西卡·奥尔德雷德 

 

海洋中最大的动物在辅助地球功能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但仍受到一系列人类影响的威胁。

 

灰鲸幼崽。图片版权@ Tony Wu

 

就应对气候变化和维护海洋健康来说,拯救鲸鱼可能比植树造林更加重要。鲸鱼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动物,它能为浮游植物提供肥料,而这些浮游植物可以吸收全球40%的二氧化碳。从这一点来看,鲸鱼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此外,鲸鱼体内还固存了大量的碳,死亡后,这...

阅读全文>>
2020年04月27日 22:26

揭秘世界第一个碳中和足球俱乐部

揭秘世界第一个碳中和足球俱乐部

27.04.2020

罗伯特•苏塔

 

英国森林绿流浪者足球俱乐部向全世界的球队传达了低碳减排保护环境的讯息。

 

 

在英国,每当举行一场大型国际足球赛事时,赛前都会唱响一首新奇的歌曲。这首歌节奏轻快,既唱出了人们对肉馅饼和香肠卷的热爱,也唱出了对进球的期待。然而,在英格兰西南部山谷中的内尔斯沃斯(Nailsworth)这个风景如画,不到5000人口的教区,当地的森林绿流浪者队却让肉食和足球之间的这种联系不复存在...

阅读全文>>
2020年04月24日 22:39

洞里萨湖保护的钥匙在湄公河上游

洞里萨湖保护的钥匙在湄公河上游

23.04.2020

泰勒•罗尼

 

湄公河流域的水资源争论将影响这个东南亚最大湖泊的未来。

 

洞里萨湖的渔民。图片来源:Alamy

 

今年春天,洞里萨湖洪泛平原的水一如往常地汇入湄公河中。与此同时,傍河而生的柬埔寨渔民却发现,渔获量只有前几年的10%到20%,生活前景惨淡。人们将这种生态系统的恶化归咎于上游的众多水电水利工程。

 

夏季,高涨的湄公河水经过洞里萨河倒灌入洞里萨湖,导致湖水面积扩大到枯水期...

阅读全文>>
2020年04月23日 10:12

面对新冠疫情,航空公司试图拖延气候措施

面对新冠疫情,航空公司试图拖延气候措施

22.04.2020

凯瑟琳•厄尔利

 

航空业需要支持来走出疫情影响,这对行业减排会带来哪些影响?

 

在格拉斯哥机场因疫情停飞的班机。图片来源: Alamy

 

面对一系列旨在阻止新冠疫情蔓延的限制措施,航空业95%的客运航班停飞,成为最早也是蒙受经济损失最大的行业之一。该行业称今年亏损将超2500亿美元。

 

最近几周,不论是各家航空公司,还是整个航空业,都纷纷发出求救。但紧接着,这些求救之声却引来了环境和...

阅读全文>>
2020年04月22日 19:24

环保视频被迫下架:如何在中国谈论绿色全球供应链?

环保视频被迫下架:如何在中国谈论绿色全球供应链?

21.04.2020

王晨

 

中国气候政策走出民族主义的过程,或许可以为倡导绿色全球供应链带来启示。

 

亚马逊沿岸的土地被理清后用来放牧。图片来源:Alamy

 

在3月21日世界森林日,一部关于保护世界森林的短视频在中国互联网上遭遇愤怒声讨,不得不以下架的方式结束短暂的“科普”之旅。

 

这条时长仅五分钟的视频由以制作科普视频见长的“回形针”团队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联合制作,试图通过指出亚马逊地区...

阅读全文>>
2020年04月21日 12:44

巴尔干地区艰难的“去碳化”之路

巴尔干地区艰难的“去碳化”之路

20.04.2020

罗杰利亚•伊戈尔

 

当地政客如何借助中国资金延缓了波黑的低碳转型步伐,专家撰文解读。

 

波黑最大的燃煤发电厂图兹拉。图片来源:Alamy

 

2019年11月,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最大的燃煤发电厂图兹拉七号机组土方工程动工,等待中国施工人员的到来。国有电力公司EPBiH的一位发言人自信满满地解释了图兹拉的七号机组将会带来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称施工将于2020年春季开始。而这一计...

阅读全文>>
2020年04月17日 11:59

数字新基建背后的气候账本

数字新基建背后的气候账本

15.04.2020

王赫

叶睿琪

 

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国力推数据中心和5G网络建设,但新基建的能源环境足迹值得关注。

 

中国电信数据中心,贵州省。图片来源:Alamy

 

在全球疫情笼罩与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中国领导层明确提出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新基建”被赋予了稳投资、稳增长、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

 

“新基建”概念最早在2018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

阅读全文>>
2020年04月17日 11:55

为什么中国资产所有者应该关心气候变化?

为什么中国资产所有者应该关心气候变化?

16.04.2020

王博

 

价值、风险和受托责任这三个原因决定了中国的资产所有者要对气候变化采取行动,王博写道。

 

气候变化加剧了极端天气。图片来源:Alamy

 

上月,平安保险集团的海外资产管理部门成为首家与“气候债券倡议”(一家总部位于英国的绿色债券倡导组织)合作的亚洲机构投资者。此前,该集团于2019年成为首个加入联合国支持的“负责任投资原则”的中国资产所有者。后来,它还签署了“气候行动100+”倡...

阅读全文>>
2020年04月17日 11:54

棕榈油燃料崛起,东南亚雨林何去何从?

棕榈油燃料崛起,东南亚雨林何去何从?

15.04.2020

尼辛•柯卡

 

由于欧盟改变了生物燃料政策,印尼和马来西亚正寻求提振国内和中国的棕榈油需求。

 

印度尼西亚廖内省一个加油站出售的B30生物柴油。从2020年年初开始,印尼全国强制要求在这种石油基柴油中掺混30%的棕榈油生物柴油。这一比例是目前世界强制性掺混率中最高的。(供图:瓦胡迪/中外对话)

 

早在2003年,欧盟就 规定,到2020年生物燃料必须占欧盟运输燃料的10%。

 

此举本是为了帮助...

阅读全文>>
2020年04月15日 19:12

户外运动热能否提升社会环境意识?

户外运动热能否提升社会环境意识?

14.04.2020

白睿

 

对于中国快速增长的户外运动群体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一位健跑者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贡嘎环线的徒步登山者。图片来源:Alamy

 

2019年9月,美国自然摄影师、户外运动爱好者欧阳凯(Kyle Obermann)发布了一段自己独步跑完60公里贡嘎环线的视频和文章。在海拔4800米的崎岖路段上,他不仅实现了对个人身体素质的挑战,还完成了另外一项任务:收集其他户外爱好者丢弃的垃圾。

 

欧阳凯在四川...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