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21.04.2020

王晨

 

中国气候政策走出民族主义的过程,或许可以为倡导绿色全球供应链带来启示。

 

亚马逊沿岸的土地被理清后用来放牧。图片来源:Alamy

 

在3月21日世界森林日,一部关于保护世界森林的短视频在中国互联网上遭遇愤怒声讨,不得不以下架的方式结束短暂的“科普”之旅。

 

这条时长仅五分钟的视频由以制作科普视频见长的“回形针”团队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联合制作,试图通过指出亚马逊地区畜禽养殖业、大豆种植业等经济活动与毁林的关系,倡导消费者支持经过可持续认证的产品。但不曾料到,其中将亚马逊毁林和中国消费者的肉蛋奶消费联系起来的内容,却引发了“辱华”声讨,使视频被迫下架。

 

这已经不是环保消费倡议第一次在中国遭遇网络舆论反弹。当中国市场的全球环境影响力与日俱增,试图将消费引向绿色的努力,不得不面对涉及民族主义、“发展权”问题的复杂舆论环境。

 

“辱华”指控

 

这段题为《如何快速消灭全世界的森林》的视频最先在视频网站哔哩哔哩引起质疑,回形针团队是哔哩哔哩科技区著名的“硬核”科普博主。今年2月2日,他们发布的10分钟视频《关于新冠肺炎的一切》在中国疫情严峻时期提供了缜密详实的医学知识和防疫方法,获得超过一亿的播放量。而7个星期后,回形针却因保护森林的视频在哔哩哔哩被“千夫所指”。

 

视频从过去20年全球由人类活动造成的森林退化讲起,引用世界自然基金会2015年《森林生命力报告》,指出亚马逊雨林的毁林与世界牛肉、大豆贸易之间的关系。它将这一从生产到消费的经济链条称为“消灭森林最高效的机器”,并指出中国市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巴西大豆不能减产,因为他们必须争夺世界上的头号买家中国”,旁白说道。除了大豆,短片还提到其他大宗商品的全球贸易也在造成毁林现象,“棕榈油、橡胶、木材、纸浆等大宗商品的生产、交易、消费,也在以这种环环相扣的方式,影响着苏门答腊、加里曼丹等地的森林。”视频在最后建议消费者通过购买获得可持续认证的产品的方式,避免被“隐秘且被动地卷入毁林行动”。

 

不到24小时,这条视频引起了巨大争议与讨论,并从哔哩哔哩蔓延至微博等社交平台。

 

最主要的争议,集中在短片将亚马逊雨林的破坏与中国肉蛋奶消费建立的联系是否公平。“中国人才吃了几年肉,就伤害地球了?” ,有网友质问。有不少人拿出了中美两国人均肉类消费量以作对比,认为美国不但人均消费量两倍于中国,并且中国主要消费的猪肉的碳排放也远低于美国人大量消费的牛肉,而短片却对吃肉更多的国家避而不谈。

 

批判并未止步于此,反而继续升级。有人全面回顾回形针过往视频,指出一些片子的中国地图中台湾未能清晰呈现,以此质疑团队的政治立场。有人则指责所谓可持续认证由于需要收费,因此“全都是生意”。

 

回形针在3月22日删除了视频。在哔哩哔哩发布的回应称,视频并没有指责中国,一些表述中的“我们”,指的不是中国,而是全人类。

 

关注食物议题的非营利组织 “良食大学”创始人、纪录片《何以为食》导演简艺在和中外对话聊起这事时认为,环保倡议应当谨慎地避免“将责任归结于某一种人”的逻辑,因为“这总会让一些人不舒服”。

 

确实,仅就 “减少肉食”议题,中国网络舆论曾爆发的争议就不止这一次。

 

2019年3月,国际环保组织野生救援(WildAid)在中国发布了公益广告《少肉才是我的菜》,提倡减少肉食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有不少中国的影视明星参与了宣传片和海报的拍摄,这些大幅公益广告被投放在了一些城市的地铁站、机场。

 

这些广告随即受到网络意见领袖的质疑。粉丝逾百万的微博科普博主“科学未来人”一条已删除的微博质问:“吃着牛肉、人均碳排放更高的美国人,怎么天天嚷嚷着让吃猪肉的中国人少吃肉?”并指出野生救援是美国的组织,声称这样的倡导是“为了达到别的目的”。观察者网也随之跟进,发布文章《“保护地球靠中国人少吃肉”,这家境外组织怎么想的?》,声称这些巨幅广告“令人不适”。

 

以健康环保为卖点的商业机构也触犯过雷区。今年1月8日《纽约时报》发布的《中国人会购买人造肉吗?》一文引用了美国人造肉企业Impossible Foods的首席执行官帕特·布朗(Pat Brown)的话:“中国人每吃一块肉,亚马孙雨林里就冒出了一股烟”。民族主义媒体环球网、观察者网齐声指责其把美国的环保责任推卸给中国。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方可成估计,这样的舆论氛围还将持续。此前中国民族主义还依旧是基于网站、论坛进行传播,结构较为扁平化,参与讨论的成员也相固定。而现在,“流量思维”改变了这一切。“对阴谋论的放大是有利可图的”,方可成说。在他看来,互联网传播依靠流量获利,追求点击量和讨论热度的运作模式促使大量账号追逐具有群众基础的民族主义话题。

 

对外依存度与市场影响力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STAT平台的数据显示:中国在2017年的人均肉类消费量为61公斤,美国124公斤,欧盟83公斤。1961年以来,中国人均肉类消费量虽然已经飞速增加了17倍,但仍然显著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人均消费量”掩盖的是中国内部的城乡和阶层差异。2016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预计,中国城市居民肉类消费即将在2022年达到峰值,为84.9公斤/年,超过目前欧盟的水平。相比之下,农村人口却要等到2030年才达到与此接近的峰值。因此,当一部分中国人的肉类消费需求已经跻身世界最高水平的同时,另一部分人的需求还有待满足。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肉类消费持续增长的同时,欧美的肉类消费量,却因为对肉食带来健康问题和环境、气候后果的担忧,而正趋于持平或有望下降。

 

肉类摄入的高血压、肥胖症等健康问题在中国也受到了关注,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年版)》推荐个人平均每年摄入畜禽肉14.6~27.4公斤,不到目前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肉类生产导致的对土地和水资源的压力,加剧气候变化并让人类在它面前更加脆弱。因此,2019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一份重要报告中建议全世界减少肉类消费。

 

2017年,中国人消费肉类总量超过8900万吨,超过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一。虽然其中绝大多数在国内生产,但是,使用的饲料作物却大部分来自海外。其中最重要的大豆,九成进口。2017年中国的大豆进口量,同样超过世界消费总量的四分之一。而中国现阶段不可能全靠国内耕地种出养殖业所需要的大豆,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说,进口大豆,就是“进口”国外的耕地。虽然主粮能够自给,但是为了满足肉蛋奶需求,中国对外具有较高的“耕地依存度”。

 

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撰写的《中国低碳发展报告(2015-2016)》中曾写道:以美国为代表的高碳消费模式不应是中国社会追求的目标,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重塑能源生产和消费体系,寻找适度和高质量的消费模式。

 

初级产品高度对外依存的另一面,是巨大的市场容量所赋予中国的影响供应链的权力。如果这种权力能被善加利用,比如要求端上中国人餐桌的肉食不再与异邦的毁林相干,那么它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成为绿色规则制定者

 

回形针-WWF短视频所引发的争议中,一个老主题依旧在搅动着民族主义情绪,那就是作为后发国家的“发展权”问题。而中国在气候议题上,曾通过积极参与,成功从这种情绪中走出来。

 

大约11年前,围绕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和全球碳减排责任分配的讨论中,中国政府 “捍卫发展权”的立场在民间获得强烈共鸣。那时市面上出现的一系列否认人为因素导致气候变化的论述中,宣称西方用气候变化“遏制中国发展”的阴谋论是家常便饭。在当时央视的一期《面对面》节目中,以中国代表团科学顾问的身份参加了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在与主持人柴静谈到减排方案的公平性时,甚至发出“中国人是不是人?”的诘问。

 

但是,2009年以后,中国恰恰从坚持“发展权”而被动应对国际气候政治压力,转变为主动参与到全球气候规则制定的立场。长期观察中国环境领域的记者李婧曾撰文指出,在2011年以后,应对气候变化与中国国内解决能源安全、治理空气污染和顺应国际能源变革的政策诉求产生了合拍。中国不仅在“十二五”(2011-2015)规划中释放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号,又在2014年公开承诺在2030年之前达到温室气体排放峰值,并积极促成了《巴黎协定》的达成。“不但此前关于碳排放权与发展权的争论逐渐淡出媒体,曾经喧嚣一时的阴谋论消失,对于气候变化科学性的怀疑也几乎在中国媒体绝迹”,李婧写道。

 

《中国低碳发展报告(2015-2016)》课题组也指出:“要尽快地实现我国碳排放峰值的目标,现有的消费文化必须转型”,并提出“重塑消费” 并不意味着为了环境保护而牺牲经济发展,而是在生活更加舒适、 健康和幸福的同时, 更好地实现经济稳步增长及生产结构转型。

 

中国国内已经显现出一些内生的绿色消费趋势,如共享单车的兴起改变了大城市公众的出行习惯,汽车牌照的限制政策也引导了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选择。中国国内“重塑消费”的进程,能否推动中国消费者用手中的购买力参与到亚马逊雨林这样的全球公共品的保护中?

 

致力于低碳消费倡导的为蓝低碳发展促进中心(Goalblue)执行长子雯认为这是正确的途径。她告诉中外对话:“消费者应该知道中国强劲的市场优势和消费能力能如何影响全球供应链,如何能够在推动可持续的供应链的发展上发力。”

话题:



0

推荐

对话地球

对话地球

2593篇文章 9小时前更新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