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协定》五周年,中国青年如何看待气候变化?
Dialogue Earth | 2020年12月29日
2020-12-28 姜梦楠 一份最新的调查结果呈现了中国青年群体对待气候变化的态度,以及他们与西方同龄人的不同。 辽宁省沈阳市一所高中的环保社团活动。图片来源:Sylvia Buchholz / Alamy 对于一位1995年出生的中国青年来说,她或他在6岁的时候见证中国加入WTO和随后的经济起飞,在13岁时经历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在2013年伴随着全国范围的严重雾霾走入成年,并在25岁的当下
巴基斯坦总理的“去煤”承诺含金量几何?
Dialogue Earth | 2020年12月24日
2020-12-23 佐费恩·易卜·拉欣 在12月12日举行的气候雄心峰会上,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Imran Khan)关于取消两座煤电厂的宣示赢得了国际赞誉,但这两座煤电厂其实早已被搁置。 巴基斯坦塔尔沙漠(Thar desert)中蕴藏着全球最大的未开发的煤炭矿藏之一。图片来源:Amar Guriro 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巴基斯坦的贡献成了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总理伊姆兰·汗(Imran Kh
韩国资助“绿色”棕榈油,加剧印尼环境社会矛盾
2020-12-23 李秀基 一场正在壮大的草根运动试图阻止韩国政府资助参与毁林和人权侵犯的棕榈油企业。 Korindo旗下的种植园公司Papua Agro Lestari在巴布亚省造成的毁林。图片来源:敬畏地球 2019年,韩国的进口棕榈油达到74.5万吨,而2005年这一数值还仅为19.4万吨。在政策的推动下,韩国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政府希望推动棕榈油成为有利可图的绿色产业,从海外获得
当科学遇到战略:湄公河三角洲的忧伤?
Dialogue Earth | 2020年12月23日
2020-12-22 Giulio Boccaletti 湄公河流域的地缘政治角力是否会影响关于这条东南亚大河的科学知识更多地惠及当地的人民? 2009年9月,澜沧江中下游河段的云南小湾水电站施工现场。图片来源:Alamy 随着中国加大对“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的投入,美国方面的一些官员声称此举是在与湄公河委员会(Mekong River Commission)展开竞争。 这场事关湄公河地区科学
意大利欢迎中国投资,但竞争忧虑仍存
2020-12-21 鲁迪·布勒萨 意大利希望正在加码的气候行动能促进与中国的合作,但也担心在绿色经济领域与中国竞争,鲁迪·布勒萨写道。 绘图: Michael Crampton / 中外对话 意大利专家不再怀疑中国对气候变化采取行动的决心。这种信心源于中国最近承诺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及在9月举行的中欧领导人会晤上重申遵守《巴黎协定》目标的承诺。 然而,由于中国肯定会充分利用可持续经济转型
荷兰将气候行动视为与中国紧密合作的难得契机
2020-12-21 夏洛特·尼赫威斯 中荷两国都已提出各自的减排目标,而中国已经在学习荷兰海上风电方面的经验。 绘图:Michael Crampton / 中外对话 一半领土低于海平面的荷兰极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作为海上风电的先驱,荷兰寄望该技术既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又有益于该国实现商业利益。而中国也希望从荷兰的经验中获益。 很多荷兰人一想到中国的环境问题,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被浓重的空气污染所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可助希腊实现气候目标
Dialogue Earth | 2020年12月21日
2020-12-17 The·Manifold 目前中国在希腊能源领域的参与主要集中在比雷埃夫斯港和化石燃料发电,但在希腊决定淘汰煤炭后,中国投资也正在向低碳能源转型。 绘图: Michael Crampton / 中外对话 在摆脱化石燃料方面落后于其他欧洲国家多年后,希腊在2019年9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承诺不晚于2028年逐步淘汰燃煤发电,作为其2050年气候中和目标的一部分。中国在希腊清洁能
中国疫后复苏脱离了绿色轨道吗?
Dialogue Earth | 2020年12月20日
2020-12-18 石毅 尽管短期数据和地方政府的动作让人担忧中国疫后刺激政策不够“绿色”,但专家建议人们重视中国政策的连贯性,并对“十四五”规划寄予厚望。 图片来源:Alamy 9月,逐渐走出疫情的湖北省宣布未来三年要向煤电油气投资900亿元人民币,提升全省的电力保障。省政府领导表示,这是为了“推动湖北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10月在贵州,一座投资56亿元人民币的煤电厂开工,在当地规划的蓝图中
西班牙期待可再生能源对华合作,但担心过度依赖中国
2020-12-18 玛塔·蒙托霍 中国在降低西班牙可再生能源和电动车转型的成本上发挥着关键作用。 绘图:Michael Crampton / 中外对话 “中国不晚于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气候雄心几乎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西班牙生态转型部顾问、环境经济学家安通·奥拉贝(Antxon Olabe)回忆道。 多年来,他一直密切关注中国的气候地缘政治,认为“这是唯一的明智策略”,并补充道:“中国的领导层
中国最新的2030年气候目标是否具有足够雄心?
Dialogue Earth | 2020年12月16日
2020-12-15 石毅 《巴黎协定》五周年之际,中国如约公布新的2030年气候目标,这些目标将深刻影响未来十年中国碳排放曲线。 广西柳州的风力发电场。图片来源:Alamy 12月12日,在由联合国、英国和法国共同主办的“气候雄心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视频讲话宣布了中国最新的2030年气候目标。这是过去三个月中国第二次提升气候行动承诺。 共有45个国家在该在线峰会上提出了更高的气候目标
法律能否遏制金融机构破坏自然?
Dialogue Earth | 2020年12月15日
2020-12-14 和气候变化一样,生物多样性丧失同样意味着广泛的金融风险,监管者、投资者和企业必须评估和应对。 柬埔寨拉昂山脚下的水泥厂,这类在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投资越来越容易面临诉讼的风险。图片来源:Roun Ry / 中外对话 投资者、金融监管机构和社会活动家都正将注意力转向生物多样性丧失这一迫在眉睫的生态危机。气候诉讼案件数量的持续增长给全球的银行和保险公司带来了气候相关责任风险(cl
“动态”的《巴黎协定》是否足以应对气候变化?
2020-12-14 乔斯林·廷珀利 历史性的《巴黎协定》通过已有五年,各方仍在讨论其精心设计的框架是否足以推动各国提升雄心以避免气候危机。 2015年12月12日,巴黎气候大会达成历史性协定。图片来源 @ UNclimatechange 2015年12月12日,卡洛斯·富勒(Carlos Fuller)和来自小岛屿国家联盟(AOSIS)以及加勒比共同体谈判小组的同事们一起坐在巴黎气候大会(COP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短期气候战略需与长期目标相匹配
2020-12-11 凯瑟琳·厄尔利 环境署欢迎各国做出新的净零承诺,但这需要体现在国家自主贡献方案中并迅速采取行动。 未来十年是保持减排步伐、实现《巴黎协定》目标的关键十年。图片来源:Christian Charisius / Alamy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简称“环境署”)在本周表示,承诺在本世纪中叶前实现净零排放目标的国家越来越多,这是是一个“重大而令人鼓舞的进展”。但同时也强调,这
拉丁美洲的电动公交车转型不可阻挡
2020-12-11 托马斯·马尔蒂斯 伊兰·库珀斯坦 曼努埃尔·奥利维拉 雷·明加雷斯 奥斯卡·德尔加多 ZEBRA伙伴关系促进制造商和投资者做出新的承诺,显示建立零排放车队的需求和意愿。 比亚迪制造的电动公交车抵达阿根廷圣地亚市。图片来源: Alamy 漫步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的街道,你会注意到当地的交通系统正在快速地朝着零排放的方向转型 。不到两年,776辆电动公交车出现在圣地亚哥。但这只是个开
企业、政府和投资者已经拥有减少毁林的工具
2020-12-10 托比·加德纳 着手阻止牛肉、棕榈油和大豆等大宗商品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并不需要等到下一次数据技术飞跃。 巴西塞拉多地区为了生产大豆而进行的毁林。图片来源 © Marizilda Cruppe / Greenpeace 全球商品贸易的复杂和不透明一直是遏制热带森林砍伐的行动所面临的一大障碍。但这已经不再是一个不作为的借口,因为目前可用的最佳数据已经能以前所未有的细节将商品市场与
将大自然视为最根本的资本
2020-12-10 马丁·伯格 自然资本作为一种新的低碳投资形式正在兴起,它承认生态系统的内在价值。 泰国沙敦的红树林复植项目。图片来源:Alamy 随着全球低碳转型步伐的加快,大规模的自然友好型投资产品正在涌现,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机遇,分散投资风险,同时保持具有吸引力的长期收益。 随着新冠疫情的持续,各国政府都在努力防止大规模的经济崩溃。与过往的经济危机不同,多国政府正在为刺激经济复苏描绘
中国的生态红线可以助力其实现碳中和
Dialogue Earth | 2020年12月14日
2020-12-11 高吉喜 邹长新 龙·迪 吉多·施密特-特劳布 亚瑟·汉森 李琳 中国正在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为其至少25%的陆地和海洋面积提供法律保护。 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区域位于生态红线内,并且是众多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的家园。图片来源:Alamy 中国的生态保护红线政策将成为科学保护自然的首开先河之举。这项政策最初的目的是保护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和脆弱的区域,恢复野生动植物种群、保护人类从自然获得的
只关注气候的投资者可能错失自然红利
Dialogue Earth | 2020年12月10日
2020-12-09 布莱恩·瓦戴姆 到目前为止,对气候和自然都有利的投资只得到了其所需资金的8%。 一名海洋科学家在土耳其的卡斯-凯科瓦海洋保护区进行海草修复工作。海底草甸只覆盖了0.1%的海底面积,但却储存了全球18%的海洋碳。图片来源: Alamy 由于气候变化和生态损失是相互关联的危机,金融机构和政策制定者必须将两者都纳入考量。但迄今为止,对二者都有利的气候与生态投资——如恢复富含碳的生态
“为生物多样性融资”系列文章简介
2020-12-08 杰勒德·韦恩 可持续投资在当在本系列的10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生物多样性丧失导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以及金融机构正在采取的措施。 斯里兰卡的辛哈拉贾山脉(Sinharaja)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图片来源:Kay Maeritz / Alamy 前金融市场的所有资产类别中均掀起了热潮。在股权投资市场,注重伦理或ESG(环境、社会和治理)的基金表现优于传统基金。在基
追踪地球上每一棵树:遏制森林砍伐的创新方案
2020-12-08 玛丽安·哈尔 通过区块链服务网络(BSN)与数字人民币的有效结合,中国可以有力打击非法热带木材贸易。 传统金融市场无法遏制非法森林砍伐。那么,现在是否应该彻底转换思路,切断大规模破坏自然环境的企业的资金来源,并在此过程中构建一个全新的国际技术合作平台呢? 特朗普政府执政期间,国际科技和贸易紧张局势导致多边合作环境恶化。 但无论是生物多样性丧失还是气候变化,许多环境问题都是不分
Dialogue Earth
2703篇文章 1天前更新
核发量近50亿,中国绿证究竟如何运作?
当《京都议定书》被搬上伦敦西区舞台
两会观察|中国地方政府如何应对绿色转型
我们需要一座什么样的动物园?
印尼能在2040年前淘汰所有燃煤电厂吗?
可再生能源承诺当前,菲律宾却“煤瘾”难戒
大树大树,你热不热?
中国碳强度下降“步履蹒跚”,问题出在了哪里?
中国农业技术,走进加勒比农田
想当“鲸鱼精神病医生”的特朗普,对海洋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