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撰文 | 牛雨晗

从一座“隐身”动物园看中国自然教育的转型与探索。  

▲在红山动物园,一位小朋友正在阅读豹猫的科普展板。2020年,园长沈志军的一场演讲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动物园参观。图片来源:牛雨晗/对话地球

“猴子在哪儿呀?,妈妈你能看见吗?”在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一位小朋友兴奋地问道。

近年来,红山动物园因其与众不同的设计和生态理念,逐渐在网络上走红,吸引了大量游客。但游客们发现, 想要在这里看见动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红山动物园的场馆设计尽量模仿动物们的自然栖息环境,最大程度上还原动物们的生活习性。动物们有时会藏身于茂密的树丛中,或是在隐蔽的角落里安静栖息。虽然游客有时候会“空手而归”,但这丝毫没有浇灭参观热情。“进到红山,好像不是人来参观动物园,而是来到了小动物们的家。”一位游客在网上这样评论道。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公众环保意识的觉醒,中国的动物园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型。从最初的娱乐功能到如今的生态教育和动物保护,它们的角色在悄然改变。红山动物园的成功,也许能给其他动物园注入一剂强心剂:一家取消了动物表演和游客喂食,专注于动物福利和自然教育的动物园,同样能够在中国获得生存和发展。

“网红”动物园

红山动物园是中国省会城市中唯一一家实行“自收自支”模式的事业单位。尽管隶属于国家机关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但动物园的运营经费并不依赖财政拨款,而是通过自身业务活动筹集。这种没有“安全网”的运作方式,反而赋予了红山动物园更大的经营自主权。目前,动物园约85%的收入依靠40元一张的门票。

红山动物园成为“网红”源于一次网络直播。2020年,南京红山动物园亏损3000多万,占到往年平均收入的40%。园长沈志军在一场演讲中幽默地提到:“有人说疫情后会有报复性出游,可我等了三个多月,还是没有多少人来报复我。”这番风趣的自嘲吸引了大量网友前往红山动物园展开“报复”。

抵达红山的游客们惊喜地发现,这座动物园和记忆中的动物园截然不同。这里没有动物表演和游客喂食的项目,取而代之的是内容丰富的科普展板。动物们不再被关在钢筋水泥地的狭小笼舍中踱步,相反的,它们拥有“不被看见”的权利。

尽管那场“求报复”演讲令红山动物园一炮而红,但是动物园能够保持热度、持续吸引游客靠的是其“尊重动物、以动物优先”的理念和设计。 

▲红山动物园的熊猫在角落休息。红山动物园的场馆设计尽量模仿动物们的自然栖息环境,最大程度上还原动物们的生活习性。图片来源:牛雨晗/对话地球

红山森林动物园副园长白亚丽告诉对话地球,过去,动物园多展示大象、狮子、老虎等单一物种,以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如今,更多的展区开始围绕生态系统和自然教育展开。例如,动物园于2021年开放了本土物种保育区,向游客展示南京及周边地区的本土物种及其栖息的生态系统。

这块区域面积并不大,但是包含了农田、湖泊、山林、湿地等多样的生态系统。工作人员在农田里种植了丝瓜等少量农作物,施加由厨余发酵而成的肥料,并且不施加农药,让昆虫帮忙授粉,作物成熟后还可以为需要的生物提供一定的食物。

“在展示黑眉锦蛇时,我们的设计师选择了打造一个灶台,这种蛇常出现在农村灶台上,人们称之为家蛇。因为灶台提供了蛇喜欢的温暖的环境,同时,因灶台附近有食物,老鼠会经常出没,给蛇提供了捕食的机会。在本土区,我们想要通过这种和日常生活的联系,将游客的关注引向人与动物、动物与生态的关系。”她说。 

▲游客们正透过玻璃寻找藏在灶台里的黑眉锦蛇。这种蛇经常出现在南京及周边地区的农村灶台上,红山动物园的设计师希望通过这种和日常生活的联系,将游客的关注引向人与动物、动物与生态的关系。图片来源: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

 从娱乐到公众教育

几十年前,动物园只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20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各大城市的动物园通常是在城市公园内划出一小块区域,用于饲养和展示野生动物,这类动物园被称为“园中园”。

当时,野生动物主要用于满足游客的娱乐需求。后来,一些大城市的“动物角”逐渐发展为独立的动物园。尽管场地面积有所扩大,但场馆设计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许多动物被圈养在水泥地、铁丝网、厚玻璃的展馆内,空间狭小、环境单调。动物也开始表现出“刻板行为”,例如,太原动物园的一头大象曾背靠墙壁,来回不停摇头甩鼻。

除了不符合动物福利要求的场馆设计外,动物表演曾是动物园吸引游客、增加营收的重要手段。随着人们对动物福利的关注度提升,越来越多人反对利用鞭打、戳刺等训练方式强迫动物做出不符合天性的动作,呼吁以可持续、人道和科学的方式对待动物。

▲在围栏内散步的长颈鹿。自2011年以来,许多城市的公立动物园都陆续取消了动物表演,如杭州、广州、福州等。红山动物园是率先取消动物表演的动物园。图片来源:牛雨晗/对话地球

2010年,住建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动物园管理的意见》,提出动物表演“导致动物保护和动物园管理水平下降,动物非正常死亡、伤人等事件时有发生,给野生动物保护和社会公共安全带来了隐患,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要求各地动物园和公园立即停止所有动物表演项目。2013年,住建部发布了《全国动物园发展纲要》,再次指出要“杜绝各类动物表演”。

自2011年以来,许多城市的公立动物园都陆续取消了动物表演,如杭州、广州、福州等。红山动物园是率先取消动物表演的动物园,3年后,动物投喂项目也在这里彻底终止。

不过,住建部要求“杜绝动物表演”的规定只针对其管理的城市公益性质动物园,并不包括水族馆和野生动物园,而且住建部并没有执法权。“《全国动物园发展纲要》是指导性的,执行方是各级政府,地方政府做不做是他们的事儿。”中国动物园协会总工程师刘农林曾对媒体说。

动物园是否应该存在,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上世纪80年代起,动物园被赋予了四项职能:保护、教育、研究和娱乐。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呼吁,动物福利应该成为动物园的第五大目标。

白亚丽表示,更适合动物的展馆设计、取消动物表演等改变都是一脉相承的,其实都是“从动物出发”重新思考动物园的角色。在她看来,动物园更应该是一个自然教育平台,成为公众与自然的连接点。

▲一只火烈鸟正在水池边整理羽毛。火烈鸟主要以水中的藻类、小虾、蛤蜊、昆虫幼虫等为食。红山动物园内很多展区都围绕着生态系统和自然教育展开。图片来源:牛雨晗/对话地球

   公众教育的兴起

中国动物园的公众教育进程起步比较晚。

2006年6月,成都动物园承办了首届中国动物园保护教育研修班(Academy for Conservation Training,简称ACT),共有全国28家动物园和环境保护机构的40余人接受外国专家的专业培训。随后类似的研修班又在昆明、北京等地举办,10届ACT为中国动物园培养了300多位保护教员,为中国动物园开展公众教育奠定了基础。

在动物园开展公众教育的形式内容多样,包括科普展板、饲养员的讲解项目以及一些特定主题的活动。例如,红山动物园积极参与每年11月的“猩猩关爱周”,鼓励公众关注猩猩及其面临的威胁。自然教育机构野声曾与其合作,将可持续棕榈油的相关信息融入动物园举办的“猩猩关爱周游园会”中,向游客们宣传。

“动物园正逐渐成为一个有趣的、生动的、沉浸式的场景,提供学习和交流的空间。”野声首席发展官芦明一向对话地球表示。在她看来,当游客亲眼看见一只活泼的红毛猩猩时,更容易和这个物种产生联结,进而希望采取不伤害它的行动。“从爱的角度出发进行自然教育是最有效的。”她补充道。

“动物园的教育意义不仅仅在于普及知识,更是引导行为的改变。一家动物园最基本的目标是,让游客在参观后对动物产生兴趣、喜欢上它们,并开始关注它们在野外的生存状况和面临的挑战。”白亚丽告诉对话地球。 

▲红山动物园的游客们隔着玻璃观察动物的行为。近年来,前往红山动物园参加自然教育活动的年轻群体逐渐增多。图片来源:牛雨晗/对话地球

不过,衡量动物园的学习价值非常困难。如何有效地对游客进行自然教育,这一方面取决于动物园的展馆和活动设计,另一方面取决于游客本身参观动物园的频繁程度。

目前针对中国动物园内的自然教育的学术研究较少,但是白亚丽根据多年的经验发现,相较于走马观花逛一圈动物园,长期课程更有利于完成“情感-认知-行为”的转化。2021年,红山动物园创设了全国首家建在动物园里的自然学校——多样星球自然学校,提供一天至一周的自然教育课程,课程的设计直接指向了行为转变。

除了活动满意度调查高达99%,白亚丽还收到许多有意义的反馈案例。例如,一些高中生在填写大学志愿时选择了动物保护或环境相关专业;一些家长反馈,孩子参加完夏令营后,回家吃饭使用纸巾时会撕成两半用,以减少森林资源浪费。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改变是,前来参加自然教育活动的18岁至26岁的年轻群体逐渐增多,占比由2022年的15%增加到39%。红山动物园也顺应需求,开展了成人自然探索课程。年轻人喜欢通过社交媒体进行分享,从而进一步提升了课程体验的影响力。

除了动物保护教育,红山动物园还尝试开展气候变化相关教育,例如休息亭的手机充电点使用太阳能发电,景区咖啡采用低碳方式生产,使用本土咖啡豆,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咖啡机的电力来自光伏发电,产生的咖啡渣则进行“就地堆肥”。

这些小小的案例得到了公众的认同,同时让白亚丽看到了希望。“自然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家动物园能够完成的事情,保护动物和保护自然的意识需要更广泛的价值观的改变。”她说。

■ 牛雨晗是对话地球的助理编辑,于2022年加入。她拥有世新大学的新闻学学士学位和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国际关系硕士学位。她曾在澎湃新闻和世界自然基金会(英国)工作。她对能源转型、毁林问题和气候变化对经济的影响感兴趣。

话题:



0

推荐

Dialogue Earth

Dialogue Earth

2702篇文章 7小时前更新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