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卡斯帕•亨德森

2012年4月20日

当全球多国能源部长将齐聚伦敦、共商清洁技术发展大计之时,卡斯帕•亨德森追问,作为工业革命肇始者的主办国英国能给此次峰会带来什么。 

下周(4月25日至27日),包括中国在内的23个主要经济体能源部长将齐聚英国伦敦,参加旨在讨论清洁能源以及加速发展低碳经济的高规格全球峰会。会议将由英国能源及气候变化大臣埃德·戴维和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联合主持,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能源全民运动的有关会议也将同期召开。

作为主办国的英国希望借此次会议宣传其在绿色能源科技创新领域的领先地位,并吸引更多的投资。有报道称,英国准备在峰会期间开展一系列相关活动,而其中的重头戏便是各国部长参观赛内特海上风力发电场蒂尔伯里生物质能电厂、谢菲尔德核电中心以及伦敦奥运场馆等低碳项目。

但在新闻报道和铺天盖地的宣传背后,英国能源的现状又如何呢?具体来说,英国能与其他与会国家分享哪些经验和教训,机遇和挑战呢?国际能源机构自2006年以来撰写的第一本关于英国能源政策的报告将于峰会期间正式发布,它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答案。但在此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英国某些能源领域的大致情况。

虽然经济自2008年以来一直低迷不前,英国如今仍然是世界第六或第七大经济体。此外,从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到1884蒸汽轮机的问世,再到1954年民用核电技术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英国在历史上一直是能源技术创新领域的领先者。

虽然英国在核能领域具备先发优势,但这个国家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都严重依赖燃煤发电。轰动一时的英国矿工大罢工之后,保守党政府推出了“向天然气冲刺”的计划。自此,燃气涡轮机逐渐成为英国应用最广泛的新型发电技术。

得益于这场变革,英国在享受历史上最长的经济持续发展期的同时,碳排放数据在长达20年时间里稳定下降。2010年,英国在全球各国碳排放量排放榜上仅名列第十(不过英国毕竟是世界上第一个碳排放国,并且在19世纪和20世纪的大部分年份中碳排放量一直居全球首位,其历史碳排放总量也因此排在世界前列,此外,英国现在很大一部分的碳排放量随着产业输出而转移到了中国和其它生产制造国家。)。

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英国对北海油气资源的大规模开采使英国历史上能源独立的地位得以继续保持三十年的时间。采用传统手段开采的产量在世纪之交前后达到峰值。到2004年,在英国全部发电中,燃气发电的比重达到约40%,煤电、核电、水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分别占到33%、20%、1%和3.5%。

历届英国政府都声称自己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先行者。1979年到1990年执政的玛格丽特·撒切尔政府1989年率先宣布气候变化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全球关切。自那时起,英国政坛各派系便在口径上达成一致,即必须采取富有远见的强力措施解决全球变暖所带来的挑战。对气候变化科学质疑基本局限于极右翼人士和狂热右翼分子之中,而且至少到目前为止并未获得太多政治上的支持。2010年上台的保守党/自由民主党联合政府则宣称,它将是“史上最环保政府”。

那些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的情况如何呢?2008年通过的《气候变化法案》中规定,英国温室气体排放量须在1990年的水平上减少80%。为英国议会提供政策建议的独立机构气候变化委员会指出,鉴于航空交通等产业很可能将继续依赖高碳燃料,英国只有在2030年之前大幅度削减发电过程中的碳排放才能实现减排目标。一般认为,实现发电产业大幅度减排的最佳办法便是综合使用三种技术:可再生能源、核电以及针对燃气发电和煤电的碳捕获和封存技术。除此之外,大幅提高能源效率以及需求管理措施同样重要。

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目前占到英国发电总量的不到4%。2011年英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的总投资为94亿美元(约合590亿元人民币),列世界第七位。这与2010年的70亿美元(约合440亿元人民币)相比有所增加,但仍不及2009年的110亿美元(约合690亿元人民币)——2009年英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投资位列全球第三。总体来看,英国的绿色经济年总值约为1910亿美元(约合1.2万亿元人民币),创造了将近100万个就业机会,每年增速5%,大大超过英国经济的总体增速。

 

更多文章内容请看中外对话网站:

话题:



0

推荐

Dialogue Earth

Dialogue Earth

2711篇文章 3天前更新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