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刘原

2012年4月12日

获得了2011“年度中国最佳环境记者奖”的冯洁见证了中国记者的“黄金时代”。然而她告诉刘原报道污染和水资源短缺并不容易。 

当30岁的冯洁得知自己获得2011年度中国最佳环境记者奖时,她下意识的反应是“哇哦!”,然后想起了一位瑞典记者朋友的“羡慕”。在她生活的北欧城市,一条街的PM2.5超标就足够记者们忙上一阵子了。而在中国,小范围的空气污染根本不算新闻——中国的环境记者、编辑们都是些见过大世面的人,他们有太多的大故事可写。

最佳环境报道奖由中外对话和英国《卫报》于2010年初设立,旨在响应中国新兴的环境报道领域,鼓励成长中的环境记者群体,促进中国的环保事业。该奖项于今年首次设立年度最佳环境记者奖,冯洁女士是唯一获此殊荣的人。

翻看每年的入围作品,几乎可以为当年的中国环境问题做副拼图。那些调查最深入、影响最广泛的报道,往往对应着问题最严重的领域。

比如,令冯洁赢得“最佳记者”的三篇(系列)入围作品,分别涉及海上石油开采(《渤海溢油》系列报道)、危害大城市的空气污染(《我为祖国测空气》)和大城市严重缺水(《华北城市供水危机迫在眉睫:要南水北调,还是要海水淡化?》),恰好对应着中国环境领域的几个关键词:溢油、灰霾和缺水。


长期以来,中国的城市居民们都生活在“中国标准下的健康空气和美国标准下的不健康空气”中。当人们被呛得躲在屋里出不了门时,官方公布的空气质量仍是良好。

由于官方和民间感受一如既往地缺乏共鸣,冯洁撰写的《我为祖国测空气》,首次把目光投向了环保NGO和市民。他们自购空气检测仪器,走上街头,通过网络发布自测结果。

这篇报道引发了网络转载热潮,直接推动了民间自测行动在多个城市的展开。而因担心新标准毁掉过去环保成绩而犹豫不决的政府部门,最终将PM2.5列入了国家标准,决定告诉公众真实的空气质量状况。

《我为祖国测空气》和其他媒体关于PM2.5的大量报道,可以被视作中国公民和舆论推动政策改变的又一个成功案例。

2011年,渤海溢油称得上是中国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久的环境事件。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田连发两起溢油事故后,小道消息开始在论坛和微博上流传,而作业方美国康菲石油、合作方中海油及海上石油开发监管部门,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保持沉默。

2011年6月30日,溢油发生数天后,冯洁奔赴事发地,向国家海洋局、中海油及地方政府的多位“内部人士”反复求证,率先打破沉默,披露了溢油事故。

这个被隐瞒太久的事故,立刻引爆了舆论,在随后的半年时间里,几乎所有的中国媒体都有大量版面、节目时段留给“渤海溢油”。

事实上,这并非中国首次海上溢油,却是第一起被公开的同类事故。不过,冯洁和她供职的《南方周末》并不满足于充当“引爆者”的角色。尽管26年以来,拥有近千万读者的《南方周末》正是凭借揭露一个个内幕而成为中国最受尊敬的报纸。

在大约半年的时间里,冯洁和她的同行持续追问着溢油的真实原因、溢油的规模和环境影响。

更多文章内容请看中外对话:

http://www.chinadialogue.net/article/show/single/ch/4868-Delving-behind-the-headlines
 

 

话题:



0

推荐

Dialogue Earth

Dialogue Earth

2597篇文章 1小时前更新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