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12.03.2018
凯文·P·盖勒格
马欣悦
 
2017年,中国各发展银行的投资重心似乎从资源采掘业转向了发电行业,凯文·盖勒格写道。
 
2017年中国海外水电投资额达到77亿美元,为史上第二高。图片来源:zorandimzr
 
去年,随着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召开,中国雄心勃勃的“一带一路”倡议踏上了新的征程。不过,虽然“一带一路”声势浩大,中国2017年的对外发展金融规模却并未大规模增长。
 
尽管如此,中国各大开发银行的融资似乎开始更多地流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并且似乎也越来越多地关注发电而不是资源采掘。
 
虽然西方国家的评论对此不以为然,但发展融资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急需的,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和能源领域。但是,从中国各家开发银行目前重点关注的国家和领域来看,可以说既助力发展也带来风险。
 
2017年,中国的两家全球性政策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向外国政府提供了大约256亿美元的能源融资。于是,2000年以来,中国海外能源项目投资总额已经达到了2258亿美元。和2016年的473亿美元相比,虽然2017年的融资额只有这一数字的一半左右,但仍接近中国2013年宣布“一带一路”计划以来能源领域对外投资的平均值。
 
上述估计数据来自新发布的中国全球能源数据库。该数据库由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中心每年发布一次,数据供免费使用。
 
根据我们的估算,虽然2017年中国对外贷款资金总量较2016年有所下降,但投资的国家和项目数量却有所上升。此外,中国各发展银行的投资领域似乎也从资源采掘业转向了发电行业。2016年,中国能源领域政策性贷款总额的46%进入了能源采掘业,发电行业占比只有10%。2017年,发电行业占比升至58%,资源采掘业占比则降至28%。
 
发电领域投资主要集中在水电和煤电方面。实际上,2017年中国海外水电投资额达到77亿美元,为史上第二高。中国为尼日利亚、巴基斯坦、秘鲁、巴布亚新几内亚、乌兹别克斯坦、喀麦隆和老挝等七个国家的水电厂提供融资,而燃煤电厂项目则只有巴基斯坦的两个项目以及南非的麦迪皮电厂。
 
 
我们还发现,2017年中国能源领域发展融资更多地集中在“一带一路”国家。从2013年中国宣布“一带一路”到2016年,“一带一路”国家获得的能源贷款占中国对外能源贷款总额的约46.5%,而2017年这一数字进一步上升至55.9%。
 
虽然西方支持的发展融资机构也认识到,要想弥合差距、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就需要在基础设施和能源领域进行大量投资,但现有迹象显示,短期内不会出现融资供给量的增加。即便西方各国领导人将增加发展融资作为头等大事,但是以美国为例,其国会很可能会阻挠任何推动这方面进展的工作。
 
因此,中国主动为基础设施和能源领域提供更多发展融资的行为值得赞赏。尽管如此,中国发展融资的地理分布和结构构成所固有的显著风险如果得不到正确的认识和缓解,将有可能同时损害中国和项目所在国的利益。
 
 
2017年中国的融资对象国中,有许多国家的债务与GDP的比率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例如巴基斯坦、老挝、约旦等。虽然发展融资机构针对基础设施项目提供的长期外部贷款不像私营部门实体提供的短期债务那样令人担心,但中国和项目所在国都需要更好地评估项目所在国的债务可持续性,在此基础上再决定是否对其进行贷款。
 
大型水电和火电项目往往会引发社会动荡,从而造成项目延误、增加成本,并影响中国银行的声誉。
 
缅甸此前叫停了密松水电站项目,原因就是受影响的社区举行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反对水电站项目破坏下游鱼群并导致上千户农民迁移。即便是现在,这个项目仍然在缅甸国内争议不断。风险识别和应对策略的缺失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水电站开发者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在项目上投入了8亿美元,而这笔投资可能会全部打水漂。
 
2016年,中方投资24亿美元的两座孟加拉燃煤电厂也由于抗议示威者在与警方的冲突中丧生而被迫暂停。
 
在当地人的观点中,此类项目往往会加剧社会不平等并增加污染。因此,对人类财富和全球气候来说都是一种损害。而从中国发展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来看,此类项目会导致负债日益增加,甚至变成给银行真正带来问题的“沉没资产”。
 
中国日益成为全球发展融资的领导者。为了确保此类融资可以实现各方的共赢,中国不仅应该发展传统风险识别和缓解工具,更应该建立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框架。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帮助贷款接受国实现他们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巴黎气候协定中的承诺,还可以帮助中国银行提升利润,使他们可以提供更多资金用于实现这些目标。
 
 
翻译:子明
话题:



0

推荐

对话地球

对话地球

2593篇文章 9小时前更新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