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常规污染场地是多年积累的污染造成,污染源相对容易确定,但天津港爆炸污染物的污染规律不易掌握,修复更加困难。
 
图片来源:weibo
 
天津港爆炸事发地邻近住宅区,土壤污染的治理成为社会各界尤其是附近居民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
 
8月12日,天津港一个堆放危险品的仓库发生火灾。由于不清楚仓库内存放的危险品种类,消防员采取了不恰当的灭火方式,造成爆炸,近170人遇难,周边居民事后才知道自己与危险品为邻。
 
据官方公布的数据,事故场地曾存包括硝酸铵、硝酸钾在内的氧化物1300吨左右,金属钠、金属镁等易燃物约500吨。
 
与常规土壤污染项目相比,天津爆炸事故的遗留场地复杂得多。在应急处置结束之后,后续土壤修复难度大。
 
中国环境科学院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所长王琪表示,常规污染场地是多年积累的污染造成,污染源相对容易确定,污染物迁移途径与范围可根据扩散模型测算出大致规律,而天津事故麻烦之处是,污染物的污染规律不易掌握。
 
比如,事故现场是多种危化品仓储库,遗留污染物不明,而且爆炸过程中不排除发生二次化学反应生成新污染物;污染扩散途径多,爆炸过后除了空气和水、土层等自然条件以外,还可以通过喷溅、挥发、沉积以及自然散落等途径造成环境污染。
 
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看来,突发环境事故在各界高度关注之下,现场应对处置的紧迫性更强,制定修复方案时不可能做到常规污染场地项目的长时间论证、比较。
 
爆炸前,现场存有700吨氰化钠,事故后,工作人员在核心区已清理收集近200吨,并将它们安全运出。也就是说,可能有500吨氰化钠被散播遗留在环境中。
 
氰化物是冶金、化工、制药、纤维制造等工业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中国有成熟的治理方法。通过处理受氰化物污染的土壤,可以使氰化物分解成低毒物或无毒物。因此,与重金属和有机物的污染土壤相比,氰化物的处理难度相对较低。
 
处理突发环境事故污染场地的原则,一般是按轻重缓急进行分期治理,国外也是如此。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Chemical Control Corporation场地,曾长期作为危废储存、处理场地,接收过不同类型的化学品。这块场地在1980年发生火灾及爆炸事故,引发了土壤、水污染等严重后果。
 
该场地彻底治理,分三个步骤:首先,是历时一年的应急处置;之后,是全面调查和评估,经多轮论证,7年后,美国国家环保局才确定最终修复方案,选择了固化稳定化技术。最终,直到1993年12月修复工程竣工。
 
但竣工并不代表修复工程结束。按美国国家环保局规定,该场地每5年要进行一次评估,经三次评估来验证是否达到修复目标。因此,直到2009年,整个修复工作才彻底完成,最终的评估结果显示,该地块能满足对人体健康和环保的要求。
 
在天津港事故现场,污染土采取了转运、在别处存放的异位修复法。其实,在常规的污染场地项目中,更受业界推崇的是原位修复法,此法可以减少外运污土带来的环境风险。
 
自8月20日起,中铁十八局五公司在天津港海铁一号路,建设高1.2米的存放池,该池有防渗结构,能存放2.4万方污土。
 
环保部专家告诉记者,该存放池只是短期封存污土,最终还要原地或再转运出去修复。第一步要对现场含危废物质的土壤进行简单洗消处理,下一步就会转运到临时存放池中,应急处置结束后再进行彻底修复。
 
全面评估并不容易
 
大水坑内的水处理完后,坑内底泥该如何处理?这给环保专家出了一道难题。污染场地的治理对象通常还包括含高危、有害物质的渣和屑,以及附有大量有毒物质的底泥等。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爆炸,事故污染场地涉及约3公里长的地下排水涵管,其中沉积物的清除属于地下密闭空间作业,且其中积水较多,是修复工程的难点。
 
刘建国教授参与了该事故应急处置和场地调查修复。“当时一个有利条件是正处于冬天,零下20摄氏度的低温把管网中的底泥给冻住了。我们采取机械和人工结合的方法,一点点抠出来,再送到危废处置焚烧炉中处理掉。”他回忆,方案确定后,整个处置过程耗时四个多月才完成。针对不同污染物,上述爆炸后的善后处置采取了安全填埋、高温焚烧以及生化处理等技术结合应用。
 
污染场地修复技术虽有多种可供选用,但完成天津港事故后场地的风险评估报告并不容易。
 
自8月16日起,天津市环境监测站在事故区5公里内,布设73个土壤环境监测点。8月22日,官方公布,测出16个土样有氰化物,但均不超标,大致方位是事故点南侧和东部偏北。
 
多位受访土壤修复专家指出,5公里范围内布设73个土壤点位远远不够,无法全面、系统掌握场地污染实情。何况,深层土壤采样分析仍在进行中。
 
一位中科院土壤修复专家对记者说,按规范要求,这块场地应网格状布设上万个点位,考虑到场地类型单一、事故刚发生土壤污染迁移慢,至少也得布设上千个点位。“73个点位只能做到大概的摸底。”
 
现场工作人员的难处是,上述建议受现场客观条件限制很难实施,现场周边并非空地,而是建成的住宅区。一位到过现场的专家说:“如按采样规范,采样目标只能是土壤,但网格点位恰好可能是一栋房子,无法采集。”
 
由于现场工作量庞大,且要在统一调度下协助应急处置和监测决策,要得出一个评估结果并不容易。针对突发灾难善后,刘建国建议,长期治理千万不能留下隐患,应借此事故,建立一套突发环境事故善后处置长期监控、评估机制,实行分级管理、及时公布。如此,才能让民众放心。
 
22.09.2015
高胜科
贺涛
原文刊发于《财经》杂志
话题:



0

推荐

对话地球

对话地球

2593篇文章 9小时前更新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