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08.04.201

顾 达威 栾 栋

一份中英双语的交互式地图,直观地展示了中国西南水电扩张的规模和潜在的代价。

气候变化为中国出了一道难题。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居世界首位、煤炭消费量超过全球半数,但同时中国的水电和风电装机容量又稳居第一,太阳能产业发展举世瞩目。中国政府严肃认真地应对气候变化,提出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11.4%的约束性指标,此目标将要靠1.6亿千瓦的水电装机以及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来完成。到2020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3亿千瓦,超过欧洲与美国水电装机的总合。在北方大部分地区饱受雾霾笼罩的情况下,水电和其他非化石能源的发展变得愈发迫切。

在中国的西南地区,三江并流(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的自然遗产连通了从热带、亚热带、温带到寒带的丰富生物多样性资源,同时也造就了自然的气候通道便于物种迁移以适应气候变化。可是如今,一连串规划中的大坝要把江水拦腰截断,很可能会淹没动植物聚居地,导致支流河道干涸,显著改变这处世界遗产的景观及生态价值。
 
大多已建、在建和规划的西南水电缺乏综合的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估,因此它们的作用和影响并不为人所知。长期以来对生态系统和其功能的低估导致了对减排的盲目追求和水电的无序开发,同时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社会安康和经济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经常被忽视。
 
2013年年末,一批关注河流开发和水资源治理的民间环保组织发布了《中国江河的“最后”报告》。这份报告是民间组织对国内水电开发经验教训的全面思考,并以此呼吁有关部门尽早划定生态红线,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推动河流保护立法。
 
《中国江河的“最后”报告》揭示了中国水电开发的诸多问题。有关部门如何平衡江河开发与保护,我们拭目以待。可以确定的是,这一决定将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子孙后代的繁衍生息,以及东南亚内陆国家的和谐共处产生深远影
 
 

日前,美国华盛顿的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发布了一份中英双语的交互式地图,直观地展示了中国西南水电扩张的规模和潜在的代价。这张地图展示了181座已建、在建、规划和取消的水电站,其中九十多座(已建22座、在建23座、规划48座)位于被保护国际(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划为生物多样性热点的区域之内,这些水电工程将很有可能破坏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话题:



0

推荐

对话地球

对话地球

2593篇文章 9小时前更新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