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汤姆·杰米森

       17.05.2013

在过去的五年,洪水和暴风等自然灾害已造成中国近5000万人流离失所。

article image

独立数据监测委员会表示,随着气候变化日益严峻,发生暴雨和洪水灾害的
频率和程度也会加剧。图片来源:sporkmaster

 

本周,一家研究流离失所问题的国际知名机构发布报告称,过去五年中,洪涝、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导致很多居民失去家园,超过三分之一集中在中国。


据总部设在日内瓦的境内流离失所监控中心(IDMC)计算,2008-2012年间,中国因自然灾害流离失所的人数居于世界首位,约4980万,占世界总数(1.439亿)的35%。

这个数字几乎是排在第二位的印度的两倍。本周发布的报告称,这一问题在亚洲尤为严重,过去五年亚洲流离失所人数占世界总数的81%。

在全球范围内,恶劣的气候和极端天气状况是导致流离失所问题的主要因素:2012年,共有3240万人被迫离开家园,其中98%是受到上述灾害的影响。

延伸阅读:中国面临洪水危机——德巴拉蒂•古哈-萨皮尔访谈


报告称,同一时期内,世界上导致流离失所人数最多的两次自然灾害也发生在中国境内。2010年季风异常造成的洪水使1520万人失去家园,2008年四川地震则使1500万人无家可归。

近期中国自然灾害依然频发,2012年夏季连降暴雨,打破了多个极端气象纪录。其中最严重的是去年8月的台风海葵,仅浙江一省就有4400个家庭受灾,中国东部共有200多万人流离失所。

中国的官方数据与最新统计结果一致。民政部和国家减灾委员会称,2012年气象灾害影响到31省2.9亿人口,直接经济损失4180亿元(680亿美元)。减灾委表示,极端天气使90.6万所住宅被毁,146万所住宅受到严重影响,其中贫困地区受灾情况尤为严重。

境内流离失所监控中心认为,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气候变化引起的洪水、暴雨等极端天气日趋频繁、破坏性加大,流离失所问题将更加严峻。监控中心还指出,气象灾害导致的死亡人数虽有所下降,但被迫离乡的幸存者将越来越多。

监控中心敦促各国政府采取措施保护易受灾人群。报告指出:“流离失所问题能否得到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及社区是否加强了灾害预防措施、能否有效应对新的状况。”

延伸阅读:签订新条约能帮助数百万气候移民吗?


报告发布的同时,经济学家、气候变化问题专家斯特恩勋爵针对全球变暖可能引起的流离失所提出警告。他在接受《卫报》采访时说:“如果气温增幅达到那个水平(5℃),天气变化将无规律可循,沙漠面积会进一步扩大,数亿人会面临颗粒无收、牲畜死亡的境况,他们将不得不背井离乡。”

“但是,移民也会遇到新的问题。他们会与原住民发生武装冲突。而且,这不会是偶发事件,而将成为世界各地的常态。”

话题:



0

推荐

中外对话

中外对话

2591篇文章 1次访问 1年前更新

“中外对话”是世界上第一个中英双语环境网站,以报道、讨论中国环境问题为中心,为国内外不同观点交流碰撞提供平台。我们认为,中国面临的气候变化、物种消亡、污染、水资源匮乏、食品安全等问题同时也是全球公众面临的挑战,而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全世界达成共识、共同努力。https://www.chinadialogue.net/

文章